详细解析《笑傲江湖》之莫大先生
新闻导语
莫大的故事讲了三个道理:一、千万不要爱好音乐;二、千万不要与外单位的人交朋友;三、永远不要去计划什么,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。
莫大是金庸武侠小说《笑傲江湖》中的人物。衡山派掌门人,江湖人称“潇湘夜雨”。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以一曲《潇湘夜雨》名动江湖。莫大先生爱拉胡琴,一曲《潇湘夜雨》,听得人眼泪也会掉下来。‘琴中藏剑,剑发琴音’这八字,是他老先生武功的写照。
“潇湘夜雨”莫大先生神出鬼没,人瘦得像个痨病鬼,一把胡琴奏的“潇湘夜雨”悲咽凄凉,令人难以忍泪,但是他一柄又薄又窄的利剑,使出“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”,教人防不胜防,无可逃避。第一次出场,他就是以此绝招,在衡山城外,杀死了大嵩阳手费彬,让师弟刘正风及魔教长老曲洋能安然而逝,同时也救了令狐冲、仪琳的性命。他来无踪、去无影,费彬还未倒地气绝,他己悄然远了。
令狐冲的洒脱是暴露在身外,但莫大的洒脱却深入骨髓。江湖人士,于武学之上最见真性情:当被谈及与刘正风
师弟剑法高下时,他刀削酒杯,技惊四座,为自己正身;当遭岳灵珊暗算失利时,他不以长幼为忤,甘当失败。武艺高便高,低便底,比试胜即胜,负即负,只要是事实,无所不可。这份洒脱自是胜过:表面赞人武功高强,却在心下暗自不服;比武失败,还诋毁耍赖;至于用什么威逼利诱的***手段取胜更是丢脸丢到十万八千里去。流言止于智者,若非亲眼所见,便是天塌下来,莫大也只是嗤之以鼻,教派规矩礼法,更是远为他所不齿:天下人都冤枉令狐冲,他却只相信自己的双眼;他不顾正邪派别的偏见,明里不支持,暗里却也不反对师弟与曲洋的相交;他不睬世俗的偏见,鼓励令狐冲迎娶任盈盈。作为武学前辈,他可以同那些不知名的小辈,同上华山观剑;作为一派之长,他甘愿落魄地流连在“潇湘夜雨”。落拓不羁的令狐冲笑傲江湖的声音是磅礴大气的,而莫大的或许会更多几分沧桑谨慎!莫大先生一直敬重任盈盈对令狐冲情深义重,他俩新婚之夜,他便以胡琴一曲“凤求凰”相贺。这位长辈的确令人敬爱。
为甚么要让莫大先生活下来?
当《笑傲江湖》在《明报》连载时,莫大已经死在华山‘思过崖’那个黑洞之中、乱剑之下。
而在修订版的《笑傲江湖》中,当冲、盈合奏完一曲《笑傲江湖》,“突然之间,墙外响起了悠悠的几下胡琴之声……胡琴声缠绵宛转,却是一曲《凤求凰》,但凄清苍凉之意终究不改。令孤冲心下喜悦无限:”莫大师伯果然没死,他今日来奏此曲,是贺我和盈盈的新婚。‘“
金庸,还是让莫大败部复活、死里逃生,这又何必?何苦?
求生,是人的本能,即如令狐冲,在黑洞中也曾枉杀无辜,没办法,可理解。我对莫大先生,也绝无“恶之欲其死”的用心。莫大,是冷酷江湖丛林的一星火、一点温情,对此人,我只有珍惜,全无恶感。
关键是,经过那个黑洞,莫大的情感生命、**生命,已经死亡,留下的,只是躯壳。
虽说‘神龙现首不现尾’,但莫大毕竟不是矫情之人,既然来在了两位知友的婚宴,现身一面又如何?
独自一人时,莫大犹可想出种种方法,麻醉自己,忘记自己。置身于稠人广众之间,避无可避,才不得不让自己面对“我是谁?”的问题。
莫大先生,你是衡山派的武学名家啊!如今衡山派在哪里?你是江湖上一大门派的掌门人啊!你的那些门生弟子,又在哪里?
(下一页:内多内容)
文章分页目录
走出那个黑洞,莫大的情感生命、**生命,已经死亡,只剩躯壳而已。
1948年12月,‘北大同学会和校庆会’在南京举行。校长胡适先生发表沉痛演词:“现在我们又在很危险很艰苦的环境里,给北大作五十生日。我用很沉重的心情,叙述他多灾多难的历史,祝福他长寿康强。”最后,先生自谓‘乃一不名誉之逃兵’。言毕声泪俱下,哽咽不能语,在场者莫不掩面而泣。
莫大是否也算得“一不名誉之逃兵‘?从黑洞之中、乱剑之下,你老孤身逃脱,你的那些门生弟子,到了哪里呢?
莫大的视界,没有胡适先生的深广,而其凄苦之情,只有更沉重。毕竟当时北大的形体还在,而衡山派,而今安在哉?
莫大先生,妥协性太大,而抗压性不足。
这种妥协性,在嵩山‘并派’之时,表现最为充分:
在嵩山‘封禅台’上,莫大先生起初表态,反对“五岳并派”之议。左冷禅则语带威胁:“莫大先生,我嵩山派弟子大嵩阳手费师弟,在衡山城外丧命,有人亲眼目睹,说是你莫大先生下的毒手,不知此事可真?”莫大先生先是‘心中一凛’,后则“心中一宽……心想原来他只是凭费彬尸身上的剑创推想,并非有人泄漏,我跟他来个抵死不认便了。但这么一来,衡山派与嵩山派总之已结下了深仇,今日是否能生下嵩山,可就难说得很。”,再然后,左冷禅一大套说辞,“这番话听来平和,含意却着实咄咄逼人,意思显是说,倘若莫大先生赞同合派,那么杀死费彬之事便一笔勾销,否则自是非**不可。他双目瞪视莫大先生,问道:”莫兄,你说是不是呢?‘莫大先生哼了一声,不置可否。左冷禅皮笑肉不笑的微微一笑,说道:“南岳衡山派于并派之议,是无异见了。”,这话,再也没被莫大先生否认,实际就是默认。
自然,莫大的‘衡山派’实力不足,无力与左冷禅‘嵩山派’相抗,其明哲保身,可以理解。
‘衡山派’的实力,原就不及‘嵩山派’,衡山第二高手刘正风一门被左冷禅铲除后,更是弗如远甚。而左冷禅之所以能放手对付刘正风,一则找到刘氏‘结交魔教’的所谓证据,更重要的是:“衡山派‘内部,莫大与刘三之间分歧严重。如师兄弟二人和衷共济,’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‘,左冷禅未必敢轻动。
“刘正风道:”莫师哥由此见嫌,绝足不上小弟之门,我师兄弟已有数年没来往、不见面。‘“实则,莫、刘二人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,无非艺术见解不同。而竟闹到势如冰炭的地步,莫大先生要承负比刘三爷更大责任。衡山派的掌门人是你莫大啊!刘正风可以闹意气耍艺术家脾气,身为掌门人,莫大先生没有资格!师兄弟先后被人各个击破,全派归于覆灭,死后莫大何颜去见拣选他做掌门人的师尊及衡山派列祖列宗?
“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”,刘正风不是智者,莫大先生更算不得仁者。
‘笑傲江湖’,是不死的精神追求;‘潇湘夜雨’,才是无奈的现实世界。
(下一页 内容更精彩)
文章分页目录
附:网友趣文:《笑傲江湖》之莫大先生
没有人知道莫大原来的名字是什么,自从他成为衡山派的大弟子之后,他的名字就叫莫大。这就预示着两种可能:在成为衡山派大弟子之前他也叫莫大或不叫莫大,而叫莫二、莫三或莫四五六。这又预示着另外的无数种可能。所以,说一个人的名字是他的身份象征是不确切的,因为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有无数个名字,而每个名字都预示着不同的可能。
莫大二十四岁那年死了师父,他顺理成章地变成了衡山派掌门。由于他剑术高明,很快在江湖上扬起了名立起了万儿。以前人们都叫他莫大,自从他当掌门后,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,人们都叫他莫大先生。先生这个词在当时有很多种解释,一种可能是对教师的尊称,另一种可能是对门派掌门的尊称,至于发展成对普通男性的称呼,大概是几百年后的事情
。莫大除了是掌门之外,还是个通俗音乐家。他喜欢拉胡琴,而且喜欢拉人们喜欢听的“下里巴人”。这充分说明他艺术品位的低下,所以江湖上又给他送了个绰号:“潇湘夜雨”。莫大最初并不知道这个绰号具有讽刺意味,他还以为这是人们对他艺术才能的褒奖。莫大有个师弟叫刘正风,他也是个音乐家,他喜欢吹箫,他的艺术水平较高,属于“阳春白雪”。对于莫大的艺术倾向,刘正风向来不屑一提,他认为在音乐上他师兄走上了旁门左道,造诣之低,令人发指。莫大后来发现“潇湘夜雨”具有讽刺意味之后,也就发现这个绰号是他师弟给他取的。这两个师兄弟就这样结下了梁子,同住衡山之上,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。
然而,莫大先生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师弟。他虽然痛恨刘正风对他的讽刺,但那毕竟是个人艺术观念的差异,与武功路数并无联系。更何况莫大一直觉得师弟的武功要高于自己,如果不是师父气咽得快,掌门的位置肯定是师弟的了,以后人们称呼衡山派掌门肯定是“刘三先生”(刘正风在家排行老三),而不是“莫大先生”。因为这个缘故,莫大一直觉得自己有点对不住师弟,所以就想找个机会和解。后来,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:他发现刘正风跟魔教长老曲洋有密切的艺术联系。他设想,如果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左冷禅,然后再替刘正风求情,他们之间的梁子肯定就解开了。
五月初五,端阳,衡山.人们都知道这是个“鬼节”。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,即使“鬼节”,在各地的时间都不相同。刘正风选择在“鬼节”这天“金盆洗手”。没人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做了这样的决定,更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接受**俸禄,从持不同政见者变成**的狗腿子。只有莫大先生明白,这桩事情肯定或多或少跟曲洋有关。
(下一页 内容更精彩)
文章分页目录
左冷禅的杀手冲进刘宅时,莫大正躲在对面的房顶上抚摩他的胡琴。这个场面完全在他的计划之中。他觉得下一步该自己出马替刘正风求情了。他已经预演了接下来的场景:左冷禅放过了刘正风,刘正风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,痛哭流涕地说:“师兄,我错了。我不该给你起外号,更不该取笑你的音乐造诣。其实,音乐分通俗和高雅两种,把通俗音乐搞好要比把高雅音乐搞好难得多。”
然而场面突然发生变化,左冷禅的杀手一进屋,二话没说,拿刀的直往刘家老小身上劈,使剑的就使劲地戳。他们似乎得到了命令,一定要把刘正风一家子劈死、戳死。坐在对面房顶上的莫大先生都看得一清二楚,但是他并没有觉得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。他觉得杀手们肯定是要把这场戏演得逼真一点,这样他出马的时候面子才大一些。等到他发现左冷禅的杀手们已经动真格的时,刘家老小已经死得差不多了,一切他都无法控制了。这也客观上证明了莫大先生事实上并不是一个搞流行音乐的高手,他控制不好局面,应付不了突发状况,倘若搞个人胡琴演奏会,肯定把锅给砸了。
现在他就把刘家的锅给砸了。他不知道自己该去什么地方。他原本以为师弟跟曲洋是同性恋,没想到他们居然只是朋友。这就让他更加难过,觉得自己把师弟想得太龌龊只能说明自己心理的阴暗。他接着就安慰自己:其实同性恋也没什么,现在社会上不就流行这个嘛!这说明,明朝人观念比较开放,而且人人都读《金瓶梅》全本。
在刘正风死后,莫大先生开始进入了生命的低潮。他不再研究音乐,每天只是反复地拉那音调越来越凄苦的“潇湘夜雨”。
莫大的故事讲了三个道理:一、千万不要爱好音乐;二、千万不要与外单位的人交朋友;三、永远不要去计划什么,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。
文章分页目录
相关阅读:
- (2018-03-25) 笑傲资深玩家经验倾囊相授 赚钱也是有捷径
- (2018-03-25) 玩家盘点:《笑傲江湖ol》挖宝有哪些奖励
- (2018-03-24) 工作室的存在利大于弊?另类评析笑傲宝石系统
- (2018-03-24) 玩家盘点:《笑傲江湖ol》挖宝有哪些奖励
- (2018-03-23) 笑傲资深玩家经验倾囊相授 赚钱也是有捷径
大家都喜欢看
精彩专题推荐
最新资讯
更多>>- 03-02 浅谈笑傲江湖比武场对战各门…
- 01-06 论竞技场高端阵地华山PK衡山…
- 11-07 现版本强势职业峨眉三花真诀…
- 10-30 《笑傲江湖OL》新版“大逃杀…
- 10-27 生死江湖今日开战 《笑傲江…
- 10-27 日出东方 唯我吃鸡!《笑傲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