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金庸先生《笑傲江湖》一书的年代考究

时间:2010-11-15 00:00 作者:弑天荣耀网游公会 手机订阅 神评论

新闻导语

金庸有四部作品未设定确切的年代。其中《笑傲江湖》金庸为突出其寓言性质,有意掩盖掉历史背景,以显示“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”。

  21、虞允文

  第19回:穿过一大片梅林,走上一条青石板大路,来到一座朱门白墙的大庄院外,行到近处,见大门外写着“梅庄”两个大字,旁边署着“虞允文题”四字。令狐冲读书不多,不知虞允文是南宋破金的大功臣,但觉这几个字儒雅之中透着勃勃英气。

  按这段的叙述,事离南宋破金已颇久远,以元朝以下为宜。

  22、吐鲁番

  第19回:“这四蒸四酿的吐鲁番葡萄酒,多搬一次,便减色一次。从吐鲁番来到杭州,不知有几万里路。”

  吐鲁番的地名出现在元朝之后。

  23、北京皇宫

  第19回:丹青生笑道:“我只怕蒸酒时火候不对,糟蹋了这十桶美酒,特地到北京皇宫之中,将皇帝老儿的御厨抓了来生火蒸酒。”

  既云当时皇宫在北京,那就只可能是金元明清中的一朝。另外,第22回“委任河北沧州游击吴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参将”,证明当时天下统一,所以沧州的官才能调任泉州,因此,只可能是元明清之一。

  24、范宽/刘仲甫

  第19回:黑白子道:“你当真见过刘仲甫和骊山仙姥对弈的图谱?我在前人笔记之中,见过这则记载,说刘仲甫是当时国手,却在骊山之麓给一个乡下老媪杀得大败……”

  第19回:他打开一个卷轴,乃是一幅极为陈旧的图画,右上角题着“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”十字

  向问天到梅庄去带的礼物中,一是汉朝的《广陵散》,一是唐朝张旭“率意帖”,剩下两件却都是宋人作品。其中范宽是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家,而刘仲甫则是宋哲宗时代(也就是《天龙八部》那时代)的围棋大国手。从刘仲甫故事已成传说来看,令狐冲他们当时距刘的时代已经极遥远。

  书中说范宽的画上且题有“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”十字,但现存的这幅国宝级珍品之上,却并没有这几个字。如果按书中说的有这几个字,则也决不是范本人所题,因为范不可能自书“北宋”,最多题“宋”。北宋乃是对南宋而言,而南宋人也不会自题“北宋”,如果有题字,那也必定至少已在元朝,而向问天得到此画当然更迟得多,因而才“极为陈旧”。

  这里又有一个小问题:范宽原名中正,字仲立,所以“范中立”的写法是错误的(范宽并非他本名,而是因为他性格宽厚大度而人称“范宽”)。

  25、廿八铺

  第23回:“行了三个多时辰到了廿八铺。那是浙闽间的交通要冲,仙霞岭上行旅必经之所。”

  恒山派在福建北部边境小镇廿八铺遭遇埋伏,几乎全军覆没。廿八铺这个地名源自于古代的驿传制度,廿八铺地当交通要道,设立驿站十分合情合理。驿传制度到宋代才开始用邮铺传递文书,到元代又发展为急递铺制度。正是因为邮铺制度,才有所谓“廿八铺”这样的地名。此类地名多见于元朝以下,尤多于明清两代。

  26、三百年来

  第30回:“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,却是精深之极,三百余年来,始终无一人能据书练成。百余年前,这部宝典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。”

  这一条曾有无数人指出,既然是“前朝宦官所写”,距今又有“三百余年”,又按推理只能是元明清之一,那么如非明末,就是清朝。

  27、戏剧

  第31回:令狐冲明知危机已迫在眉睫,却也忍不住笑道:“是须眉男儿汉也好,是千娇百媚的姑娘也好,我最讨厌的,是男扮女装的老旦。”

  这里又是一条说明令狐冲很熟悉戏剧角色,同样应在元代以后。

  28、朱元璋

  第35回:岳灵珊道:“英雄豪杰,少年时做过和尚,也不是没有。明朝开国皇帝**朱元璋,小时候便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。”

  这条以清朝为宜,否则岳灵珊就应该说“本朝**”(如萧峰在聚贤庄提到赵匡胤即称“本朝**”,因为他身在北宋);但金庸如让她说“本朝**”,就坐实了故事在明朝;想必他也颇感两难吧。
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