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析《笑傲江湖》之莫大先生

时间:2010-12-15 00:00 作者:丶洛@duowan 手机订阅 神评论

新闻导语

莫大的故事讲了三个道理:一、千万不要爱好音乐;二、千万不要与外单位的人交朋友;三、永远不要去计划什么,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。

  走出那个黑洞,莫大的情感生命、**生命,已经死亡,只剩躯壳而已。

  1948年12月,‘北大同学会和校庆会’在南京举行。校长胡适先生发表沉痛演词:“现在我们又在很危险很艰苦的环境里,给北大作五十生日。我用很沉重的心情,叙述他多灾多难的历史,祝福他长寿康强。”最后,先生自谓‘乃一不名誉之逃兵’。言毕声泪俱下,哽咽不能语,在场者莫不掩面而泣。

  莫大是否也算得“一不名誉之逃兵‘?从黑洞之中、乱剑之下,你老孤身逃脱,你的那些门生弟子,到了哪里呢?

  莫大的视界,没有胡适先生的深广,而其凄苦之情,只有更沉重。毕竟当时北大的形体还在,而衡山派,而今安在哉?

  莫大先生,妥协性太大,而抗压性不足。

  这种妥协性,在嵩山‘并派’之时,表现最为充分:

  在嵩山‘封禅台’上,莫大先生起初表态,反对“五岳并派”之议。左冷禅则语带威胁:“莫大先生,我嵩山派弟子大嵩阳手费师弟,在衡山城外丧命,有人亲眼目睹,说是你莫大先生下的毒手,不知此事可真?”莫大先生先是‘心中一凛’,后则“心中一宽……心想原来他只是凭费彬尸身上的剑创推想,并非有人泄漏,我跟他来个抵死不认便了。但这么一来,衡山派与嵩山派总之已结下了深仇,今日是否能生下嵩山,可就难说得很。”,再然后,左冷禅一大套说辞,“这番话听来平和,含意却着实咄咄逼人,意思显是说,倘若莫大先生赞同合派,那么杀死费彬之事便一笔勾销,否则自是非**不可。他双目瞪视莫大先生,问道:”莫兄,你说是不是呢?‘莫大先生哼了一声,不置可否。左冷禅皮笑肉不笑的微微一笑,说道:“南岳衡山派于并派之议,是无异见了。”,这话,再也没被莫大先生否认,实际就是默认。

  自然,莫大的‘衡山派’实力不足,无力与左冷禅‘嵩山派’相抗,其明哲保身,可以理解。

  ‘衡山派’的实力,原就不及‘嵩山派’,衡山第二高手刘正风一门被左冷禅铲除后,更是弗如远甚。而左冷禅之所以能放手对付刘正风,一则找到刘氏‘结交魔教’的所谓证据,更重要的是:“衡山派‘内部,莫大与刘三之间分歧严重。如师兄弟二人和衷共济,’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‘,左冷禅未必敢轻动。

  “刘正风道:”莫师哥由此见嫌,绝足不上小弟之门,我师兄弟已有数年没来往、不见面。‘“实则,莫、刘二人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,无非艺术见解不同。而竟闹到势如冰炭的地步,莫大先生要承负比刘三爷更大责任。衡山派的掌门人是你莫大啊!刘正风可以闹意气耍艺术家脾气,身为掌门人,莫大先生没有资格!师兄弟先后被人各个击破,全派归于覆灭,死后莫大何颜去见拣选他做掌门人的师尊及衡山派列祖列宗?

  “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”,刘正风不是智者,莫大先生更算不得仁者。

  ‘笑傲江湖’,是不死的精神追求;‘潇湘夜雨’,才是无奈的现实世界。

(下一页 内容更精彩)
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