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‘道德’的名义!从黄永玉、金庸谈起

时间:2010-09-08 00:00 作者:刘国重33 手机订阅 神评论

新闻导语

左列钟铭右谤书,人间随处有乘除。——曾国藩我不懂画,既乏常识,更无修养。看不懂咋啦?看不懂,也能跟着瞎看。没有什么能阻挡,俺对美的向往……因为热爱沈从文先生的文字,也就连带着对沈先生的表侄黄永玉先生有非常好的印象,对他的人,他的画,他的文。2006年,在天涯网,闪过一个稍觉触目的

  四

  金庸的婚姻,也常为人诟病。

  金庸离过两次婚。据说,第一次,人负他。第二次,他负人。第三次婚姻,维持到今。

  金庸离过婚,有朋友以此质疑金庸的品行,真是奇怪。

  是否可以说:凡离过婚的,一定比不曾离婚的品性更坏?

  离婚后的朱枚女士,晚年生活据说不是很宽裕。某些网友的‘道德优越感’不禁油然而生,网友‘六道’就对金庸在婚姻家庭方面的表现甚是不满,于是,我问:“假设哪天您发达了,混得不是一般的风光,而阳光、温度、水分又很合适,您绝对不会喜新厌旧?‘绝对不会!’——您自己相信吗?”道兄答我:“老刘,我的贴子中多次题到一句话,多情不绝情,风流不下流,如果我有一天平了此生志愿,风流是必然的,但喜新就一定要厌旧吗?就一定要玩离婚,我不会,就算真作了,我也不会让那个人吃亏,让她安定而非贫困,更不会不理不管,这就叫多情不绝情,反观金,如何?……”可惜,并不是所有女人都肯接受‘负心人’的‘理’和‘管’的。您倒是想“让她安定而非贫困”,对方不接受怎么办?

  作为局外人,细节是不能全知的,清官难断家务事,不要把自己想像得那样全知全能如耶和华。

  朱枚女士的葬礼,金庸没去。于是,又犯了某些人的天条。我想,葬礼仅是一种仪式,金庸参加了,不代表他真的思念她。不参加,也不代表他绝情寡义。

  金庸参加了,表演了,声泪俱下了,让观众深受感动了,这样做,‘道德家’们就满意了?

  为什么一定要以‘道德’的名义把人逼到那样的虚伪?

  须知:虚伪,才是最大的恶德。

  金庸在婚姻上表现,确实不够好,像大多数所谓的‘成功者’一样的‘不够好’,终于还是演出了‘富易妻’的老戏码。至于说‘缺德’,还算不上。

  同样喜新厌旧,而【一】离婚,再婚。【二】不离婚,入花丛。可否断言:一比二对妻子更公道、更尊重?她一定生活的更幸福?

  倪匡、蔡澜就曾当面联合嘲笑金庸在男女关系上的放不开,倪、蔡没离过婚,也无自杀的子女,因此,比金庸更道德?

  什么?您的私生活比金庸更清白?

  您倒想要不清白,也得有那条件不是?

  是的是的,我们是‘有道德’的,我们的‘道德’,却多是‘未经诱惑的道德’。设身处地想想,要是您混到金庸那份上,一定、绝对、100%律己更严?如果不能确定,不如趁早闭嘴。

  自己一旦当官,也不敢保一定不贪,如此,可不可以骂贪官?这个还是可以的。我们是纳税人啊,我们购买的每样商品都已经含税了,是我们养着他,而他的举措,在在影响到我们的利益。

  就像家里雇了个厨子,您自己不会做菜照样可以批评指摘他的厨艺,更不能接受他揩油太多,一个鸡蛋花您二十两银子。

  公民与公仆,私德与公德,是有区别的。

  您与莱温斯基如何如何,是二人私事,由不得他人瞎三话四。克林顿**与莱温斯基,不是私事,全美国都可以骂他。
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