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书:金庸迷用人生角度 详解笑傲江湖

时间:2012-03-09 00:00 作者:henry余亨利 手机订阅 神评论

新闻导语

重新、从新看了《笑傲江湖》,从他的武功系统,看看金庸大侠内功如何演变。主角名字:令狐冲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真名“领悟中”(因此,金老用白描笔法:令狐冲每次重大事件都是蒙在鼓里,之后才被其他人点拨)师父:岳不群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人称“君子剑”(实名“君自贱”)成名绝技:紫

  —— 唉,领悟中啊,领悟中......嘿嘿.....

  —— 嵩山斗剑,居然自己凑到剑上,受灵珊一剑而重伤垂危!!!

  他就是要:毛骨悚然,退后两步!— 遇事后退?

  他就是要:不自努力,贻累多人!!

  他就是要:浮滑无行!

  他就是要:退缩!

  .........我不知道可以如何形容令狐冲这个 “承诺”、“忘记” 这一连串的行为。

  .........这个冲的积淀,过分深厚,无法锐其志.......永远没有办法!

  .........这个平民,只会随意冒险,路边拯救向问天,但不考虑拯救师娘、师弟、师妹,恒山众尼......和他永远“崇拜的师父!”

  (不可能假定金庸忘记了修改这个漏洞:这个是金老用大量篇幅描述因果,描述令狐冲的责任、反复强调的策略\令狐冲信誓旦旦的承诺!)

  我也不能想象,方证和冲虚在现场,可以如何想..........

  (嗯,可能独孤九剑并非令狐冲独得之秘,岳不群也懂得独孤九剑的“找弱点”,他找到令狐冲的弱点、致命的弱点!哈哈......必须大笑.......哈!)

  没有盈盈互补的平民令狐冲,会是什么?

  这种平民,可以是什么?

  【葵花宝典/辟邪剑法】

  ————这里不是研究“葵花宝典”有什么内容。只研究这个dd 的传抄的过程—————

  全部关于这本“宝典”的传抄的过程,都是方证和冲虚口述(题外话:从新闻角度看,属于第二手信息、属于“需要追查真实性”的信息片断 - 这里不讨论,按下不表)。

  我在后面,把葵花宝典方证和冲虚述说的相关的信息片断重组作为参考。

  金老的《笑傲江湖》写在《侠客行》之后。

  先说《侠客行》

  【如何解读文字】:

  在《侠客行》的结局,描述了大量“有深厚武功(或文化)”的有识之士,根据前人的注释,进入迷障而不自知,浪费大量时间研究而无所得。而石破天却只直观的跟进,就“直指”这个武功的真义。

  《后记》里,更花了大量文字,说明:

  ——【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,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,反而造成严重障碍。《侠客行》写于十二年之前,于此意有所发挥。】

  注意“牵强附会”(就是在骂我了,哈哈)

  【石破天的名和相,误导所有远近亲友】

  《侠客行》里面,用了大量篇幅描述“石破天”任何言行,都被现场所有人(丁当、不三、不四、贝海石、石清夫妇等等),用不同的方法,解释“石中玉”言行的理由!

  终章的24句诗各有识之士不断进入迷障,点明这个作品的主题,再在《后记》明明白白的说明“牵强附会的注释”这个主题。金庸还特意说明:写书时,并未诵读《金刚经》全经,他已经知道破除名相的重要性。(中观的修学,我并未涉猎不敢忘说经义)

  全书,从头到尾,都是在说

  ——石破天的名相如何误导别人

  ——没有名誉和华丽表相概念的时侯,石破天如何“看见”事情的本质。

  ——终章是描述有识之士如何被权威的注释误导、迷惑而不能客观理解环境

  (“看见”是否可以用“看透”两字?-我不敢在此用“看破”两字,虽然“看破”应该是描述:破开表象看见里面的实质。)

  (《侠客行》一书,应该是刊载在《武侠春秋》,为了适应8千字一期的节奏,文字写得特别细节,我认为极度破坏全书的节奏:到底,这是单行本不是期刊,应该大量删减主题以外的烦冗文字)

  下一个帖再说《笑傲江湖》的葵花了........

  附录:

  对于葵花宝典,方证和冲虚两位说的,重组如下:

  —— 原版在莆田少林的红叶禅师手中,他没有练(没有实行、施行)

  —— 华夏之山的岳肃和蔡子峰分别偷看上下半部

  —— 他们作不同的解释,而且发觉【竟然牛头不对马嘴,全然合不上来。二人都深信对方读错了书,只有自己所记得的才是对的。】,而互相指责、争坳。(但没有传人,只是分了气宗、剑宗)

  ——【据说最难的还是第一关,只消第一关能打通,以后倒也没有甚么。】

  ——【渡元禅师前往华山,劝谕岳蔡二位,不可修习宝典中的武学。】

相关阅读:金庸迷,笑傲江湖